阿杰百科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美伊本周重启谈判?宿敌过招从“谁更硬” 开始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8 20:55:00    

增派轰炸机、调遣航母、部署防空系统……过去一周,外界担心美国是否真的要与伊朗开战。

当地时间4月7日,外交转折突然出现。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美国和伊朗开始就伊朗核计划进行“直接”谈判,引发外界关注。

数小时后,伊朗外交部长阿拉格齐证实,美伊双方将于4月12日在阿曼举行“间接”高层谈判;这既是机遇,也是考验,球在美国手中。

一方宣称“直接谈”,一方咬定“间接谈”,从发布消息的那刻起,美伊这对宿敌便开始“过招”了。

各有所需

7日当天,特朗普在白宫会见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后,突然放出“正与伊朗展开直接谈判”的消息。他指出,直接谈判已经开始,本周六将举行一次高级别的重要会议。他还警告称,如果谈判不成功,伊朗将面临“巨大危险”。

自1月上台以来,特朗普一直对伊朗奉行“胡萝卜加大棒”政策。他多次提出与伊朗谈判达成新协议的可能性,还致信现年85岁的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呼吁谈判;但同时威胁称,如果双方无法达成协议,将轰炸伊朗。

不过,过去几周,伊朗并未正面“接招”。它严词拒绝与美国举行直接谈判,但明确表示已做好间接谈判的准备。与此同时,它回应美方的威胁称,伊朗的导弹随时准备发射。

外界认为,随着美国将对伊朗的“军事选项”提上议程,美伊关系紧张加剧。

这不仅仅是美国政治话语中重复出现的口号,而是现任总统以前所未有的方式直接发出威胁。五角大楼通过增派航母及轰炸机,进一步展示上述威胁的真实性。

“当前形势下,美伊间接谈判有望重启,可以说是各有所需。”复旦大学中东研究中心主任孙德刚指出。

从美国立场看,2015年六国与伊朗达成的伊朗核协议将于今年10月到期。若不续签,协议将会失效。按照国际原子能机构去年底的估算,伊朗已拥有逾100公斤丰度为60%的浓缩铀,理论上具备制造若干枚核弹头的能力。以色列和美国为此很着急,生怕伊朗跨过核门槛。

从伊朗角度看,在美国的“极限施压”政策下,伊朗货币大幅贬值,石油出口因美国的“长臂管辖”严重受阻,经济发展面临挑战。总统佩泽希齐扬希望能与美国等方面谈成新协议,推动美国分步骤取消对伊制裁。再加上特朗普频繁发出军事威胁,伊朗也有种紧迫感,希望能与美国进行接触。

引人注意的是,虽然谈判大幕尚未开启,但双方都试图营造出比对方更强硬的谈判氛围。与特朗普声称的直接谈判形成对比,伊朗坚称双方将进行间接谈判。

孙德刚认为,伊朗此举传递出多重信号:展示愿意参与外交谈判的姿态;表达对美国2018年单方面退出伊核协议,以及2020年定点清除伊斯兰革命卫队高级将领苏莱曼尼的不满;拒绝美方强加的规则,为自身争取更多回旋余地。

不止谈核

自2018年特朗普单方面退出伊核协议以来,美伊官员从未面对面会谈。拜登执政时期,美伊双方曾就恢复核协议展开多轮间接谈判,但进展甚微。

如今,在特朗普发出“谈不拢就打”的严厉警告后,美伊两国又将回到谈判竞技场,从会谈形式、参与人员到主要议题,诸多细节尚待揭晓。

特朗普并未透露负责谈判的美方人员。外界猜测,白宫中东问题特使威特科夫或将发挥作用。

伊朗外长阿拉格齐7日称,任何潜在谈判都将由外交部负责。

有伊朗官员透露,美伊代表将坐在不同房间里,由阿曼外交官居中传递信息;如果间接谈判进展顺利,伊朗将愿意进行直接会谈。

“此次谈判在阿曼举行并不让人意外。”孙德刚指出,一方面,阿曼长期奉行不结盟外交政策,一直在地区冲突中保持中立,未参与2016年沙特率多国与伊朗断交及2017年沙特等国与卡塔尔断交事件。

另一方面,这不是阿曼首次在美伊之间牵线搭桥,阿曼是最近特朗普与哈梅内伊信件交换的中间人,也曾在伊朗与沙特的谈判中发挥积极作用。可以说,阿曼是美伊理想的斡旋之地。

谈及会谈级别和主要议题,孙德刚预计,这次谈判很可能是副部级层面的,双方可能会围绕四个方面展开讨论。

一是核问题本身。伊朗已拥有100多公斤丰度为60%的浓缩铀,不过伊朗多次强调,不谋求发展核武器,且所有核计划和行为均可逆转。这也是美伊谈判的基础之一。

二是伊朗弹道导弹问题。尽管过去一段时间,得到伊朗支持的哈马斯、真主党等地区代理人力量已被削弱,但伊朗弹道导弹对以色列的威胁仍然存在。内塔尼亚胡在过去三个月内两次访美,伊朗弹道导弹无疑是其游说美国的重要议题之一。美国可能试图在这方面限制伊朗。这可能会是美伊谈判的要点之一。

三是伊朗在中东地区行为问题。美国指责伊朗干涉阿拉伯国家内政,包括在也门扶持胡塞武装、在叙利亚和伊拉克拥有军事存在等。这也可能成为双方探讨的话题。

四是探讨美国分阶段取消对伊朗制裁的问题。

风险显现

特朗普透露美伊谈判消息后不久,有以色列官员泼冷水称,内塔尼亚胡认为美伊达成新协议的可能性极低;内塔尼亚胡希望仿效“利比亚模式”,彻底废除伊朗核计划。

外界认为,从当前形势看,这不是一场对称的谈判。随着巴以冲突持续、叙利亚政权更迭、黎巴嫩真主党高层受重创、美国轰炸也门胡塞武装……地区局势似乎正朝着对伊朗不利的方向发展,谈判前景并不乐观。

“目前,美国和伊朗是一种不对称的关系。”孙德刚指出,伊朗长期受到美国制裁,货币贬值严重,国内经济民生改善困难重重;过去一年多,伊朗在中东地区的“抵抗阵线”遭受沉重打击,其反制美以的力量遭到削弱,实力处于下风。但伊朗对美国的斗争意志并未减弱。美国和以色列想让伊朗接受“利比亚模式”,主动放弃核计划,显然是不现实的。

有评论称,到目前为止,伊朗在对美博弈中仍拥有诸多筹码,包括其独特的地缘政治地位、对“抵抗阵线”的影响力、可逆转的核计划、霍尔木兹海峡的控制权等。

美国的筹码似乎更多,包括广泛经济制裁、全球金融霸权、以色列对伊朗的威胁、传统盟友以及媒体和军事工具等。但很多时候,谈判的关键不在于筹码的多少,而是如何有效提升筹码的权重。

谈及谈判前景,孙德刚认为,目前来看,美伊达成协议的可能性很小,主要受到美、以、伊三方面因素的影响。

美国方面,特朗普政府对伊朗秉持战略遏制思维,持续向中东增派更多军事资产,并对伊朗发出军事威胁,企图迫使伊朗让步。在此情况下,伊朗对美国的信任度极低。

以色列方面,内塔尼亚胡对伊朗要价很高,不仅要求伊朗放弃开发核武器,还想限制伊朗弹道导弹的发展、限制伊朗与阿拉伯国家的合作,甚至要求伊朗在巴勒斯坦问题上作出让步。这些条件对伊朗来说,显然无法接受。

伊朗方面,鉴于美国四处出击、发起关税攻势并引发多方抵制,伊朗认为当前被孤立的并非自身,而是美国。因此,它可能会采取观望态度,不愿轻易作出实质性让步。

值得警惕的是,“从内塔尼亚胡频繁访美可以看出,以色列正在游说美国对伊朗核设施采取破坏式的引爆行动,以彻底消除伊朗核威胁。”孙德刚注意到,近期,美国两艘作战航母和6架B-2轰炸机已被派往伊朗周边。“这是极为罕见的军事部署,以往常常预示着战争即将爆发。在特朗普多次威胁采取军事行动之际,这种风险确实存在。”

(编辑邮箱:ylq@jfdaily.com)

原标题:《深度 | 美伊本周重启谈判?宿敌过招从“谁更硬” 开始》

栏目主编:杨立群 文字编辑:杨立群

来源:作者:解放日报 安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