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第137届广交会火热进行中,展馆内摩肩接踵,各种语言的交易洽谈声此起彼伏……尽管外部困难挑战增多,来自世界各地的外贸人依旧积极寻找破局之道。
当天,广州海关举办的“第137届广交会海关政策宣讲会”现场座无虚席,近百家参展企业代表专注聆听专家解读应对国际贸易壁垒的“通关秘籍”。
技术性贸易措施、知识产权保护、原产地规则……这些看似专业的术语,实则是企业出海必须跨越的“隐形门槛”。宣讲会上,海关专家直击企业痛点,围绕RCEP税收优惠、知识产权海关备案等核心议题展开系统讲解。
掌握规则就是掌握主动权。广州海关关税处原产地管理科副科长张欧洲系统梳理了RCEP政策的利好——自2022年1月1日实施以来,成员国均对进口RCEP项下商品按计划实施降税,截至目前菲律宾已实施第二轮降税,印度尼西亚已实施第三轮降税,其余13国均实施第四轮降税。“及时掌握相关要求,对于企业提升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他说。
“我们的化妆品、护肤品及美容仪器等产品的出口市场主要为RCEP成员国,听了海关业务专家的介绍,我深刻感受到RCEP对提高产品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性。”广东芭薇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务负责人黄嘉雯表示,该公司将着手推进RCEP项下经核准出口商申请事宜,争取早日以更加便利、更低成本的方式充分享受自贸协定政策红利。
知识产权保护成为现场高频词。近年来,随着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知识产权保护对外贸企业走向国际市场越来越重要。
“知识产权是企业重要的智力资产,是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源泉。今天海关专家介绍的知识产权海关备案,为我们在进出口环节保护自身合法权益提供了很好的路径,对企业很受用。”首次参加广交会海关政策宣讲会的广州极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关经理妥艳红表示。
此外,针对新能源汽车、食品等热点行业,专家团对企业开启定制化“把脉问诊”。为进一步提升对广交会参展企业的政策供给精准度,广州海关持续打造“广交会海关之窗”普法服务品牌,常态化通过门户网站、深入企业调研、现场走访等形式收集企业和群众关心的问题,筛选高频咨询问题以制定宣讲计划,真正实现供需对接、助企纾困。
本届广交会举办期间,广州海关还将继续组织公职律师和业务专家开展“送政策到展台”服务,同时搭建12360海关服务热线广交会业务咨询后台服务团队,以电话连线等方式为参展企业提供专业的政策咨询。
置身于全球贸易变局,不仅要吃透国际规则这本“无字天书”,更要用好政策工具这把“金钥匙”,如今,中国外贸企业正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破局。
南方+记者 唐亚冰
通讯员 关悦
【作者】 唐亚冰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