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昆明日报-掌上春城】
开栏语:昆明,以其无与伦比的自然景观、四季如春的气候条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蓬勃发展的经济态势、开放包容的政策氛围,以及不断升级优化的旅居服务体系,成为新兴热门旅居目的地。而“旅居昆明”话题火热的背后,是一个个来自四面八方的旅居者鲜活的生活试验,他们选择昆明的理由、在昆明的生活方式各不一样,折射的是一个城市的多面性和丰富度。由中共昆明市委网信办指导,掌上春城开设“寻找100个昆明新居民”栏目,邀请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昆明“新居民”,聊一聊他们的选择和生活。
对大多数成为数字游民的人而言,逃离都市内卷生活成为旅居的首要契机。一木(化名)也不例外。在来到昆明之前,他在深圳做网页应用程序开发,7年的生活除了 “高额的房租和忙碌的生活”以外收获寥寥,因此他决定到一个“有蓝天白云的城市”生活。一木补充道,离开了深圳的密集楼宇,他第一次有机会真正意义上地注视广袤的蓝天,伴随着童年翻涌的记忆,他在昆明找到了归属。2023年9月,他开始了线上工作、业余拍照的生活。
摄影是一木的爱好。在他展示的摄影作品中,一半是人像,一半是风景。一木表示,记录下昆明老城的人文烟火,湿地和绿道的自然风光,是他调节生活节奏、“抓住人生轮廓”的方式。春季,他到绿道捕捉3月花纷飞、灌木丛植物鲜翠欲滴的模样。秋季,他喜欢在捞渔河湿地公园用镜头欣赏红枫通红的叶片。“我喜欢自然不同的色调,春季是清爽和惬意,秋季红枫有温暖和沁人的感觉。”
而人像,则是“走进生活的人文,建筑里的气息”的另一种表达。有兴致时,一木会站在菜市场拍老板剁肉,鲜嫩的肉质露出红白的肌理,在画面中垂涎欲滴。他说,自己常去老街“扫街”,在复古和文化的显像里,借助镜头形成与当地人的交集,比起那些花样繁多、复杂构图的作品,以及热闹拥攘的网红城市刻意复刻的伪复古气质,这些真实的影像反而更有生活气息。“昆明周边也有许多古村落,在村寨中穿行,记录建筑和居民的往来交错,呈现出一块地域文化、本地气质、商业结合的均衡特色”。偶尔,他会去各类摄影展学习别人的拍摄方法,西山艾维美术馆是他印象较深的一个展馆。在展馆里欣赏本地和全国艺术工作者的作品,以及陶瓷、银饰等手工艺品,这些丰富的体验,激发了他对于生活的多重兴趣。
“有自己的表达”,一木如此形容昆明。而这种独特的气质也体现在饮食文化中,“我就是个探店爱好者,昆明的饮食激发了吃货的本能。”酸菜剁炒牛肉、涮火锅、铜锅、薄荷排骨……都在一木的美食榜单里。“在我心中,昆明的美食可以排在前列”,酸辣的口感和新鲜食材刚柔并济,“十分有灵魂”。偶尔结束远程工作,他也会选择自己复刻一下吃到的美味,多放了小米辣还是少放了柠檬汁……从仔细思考菜单中的各类调味料和烹饪方法中,一木也收获了旅居生活的平静。
作为一个外来者,他表示自己通过逐渐融入当地,感受到本地风情化的同时,也仔细观摩了一个城市在通用的模版规划之外,如何一点点刻画自身独有的魅力。一木目前的计划是两三年内会继续留在昆明,至于更远的未来的计划他还尚未考虑。但不管将来他走到何处,这段在昆明旅居的生活,不论去往何处都将与他同在。
掌上春城记者:浦潇
图片:一木供图
美编:姜维钢
责编:毕群
编审:周晓雪
终审:周健军
本文来自【昆明日报-掌上春城】,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