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塘渠附近的居民提起这条渠就直摇头。他们抱怨称,河面上漂浮着死鱼和垃圾,河水臭得像墨汁,太臭了,根本没人敢在此散步。自2024年8月起,就不断有市民反映惠城区水口街道人民南三路洛塘渠1号段河水黑臭的问题。
2024年9月5日,惠州市惠城区农业农村和水利局曾作出回复,表示各责任单位正在进行整改处理。2024年12月,该局再次回应,水口片区部分区域存在管网空白区,11月连续降雨致使管网雨污混流水溢入洛塘渠,从而出现水体黑臭现象,同时还提出了下一步的整改方案。
2024年9月至2025年3月,南都记者多次走访该河渠。记者发现,污水排入河中的现象依旧存在,河水散发着阵阵腥臭,河面上的油污和垃圾清晰可见。
问题
河水黑臭,影响周边居民日常生活
洛塘渠是东江支流新开河下游右岸的一级支流,位于惠城区水口街道大湖溪片区,流经张村、下坦、红群村,贯穿整个水口中心区,是水口片区洪水的主要下泄通道。广东近年出台的《广东万里碧道总体规划(2020-2035年)》,计划到2025年全省规划建成7800公里碧道,洛塘渠也在规划范围内。
市民投诉的污染河段为洛塘渠碧道工程C段,该段左岸是水口文化体育中心,右岸为汇乐城和南贸花园,居住人口密度相对较大,河流污染问题引发居民担忧。
2024年11月18日,洛塘渠河水整体呈黑色且臭气熏天
2024年8月,市民投诉洛塘渠河水整体呈黑色且臭气熏天,周边居民不堪忍受,希望有关部门介入处理。9月,惠州市惠城区农业农村和水利局回应,洛塘渠是排洪渠,其所在的水口片区管网均为雨污混流管。近期普降大雨,片区内涝严重,需沿岸闸口、拍门开闸排水以缓解内涝,这导致污水入河,河道水质变差。虽相关部门回复会进行整改,但仍有市民向南方都市报反映洛塘渠黑臭现象依旧存在,严重影响周边居民的日常生活。
走访
河面油污垃圾明显,伴有刺鼻腥臭气味
2024年11月18日,根据市民反映的问题,南都记者走访洛塘渠碧道工程C段。刚下车,一股刺鼻臭味便扑面而来。记者往桥下看去,情况正如市民所述,河水黑如墨汁,河面上能看到垃圾和死鱼。接着往上游走,记者发现河面上的垃圾明显增多,两岸也很少有市民散步。
在洛塘渠C段十字路口,有一块告示牌介绍广东万里碧道洛塘渠段,涵盖项目概况、水安全提升、水环境改善、水生态保护与修复以及景观与游憩系统构建这五个方面。告示牌显示,目前洛塘渠已完成7.3km河道清淤、整治28处排污口,并恢复了7.3km河道的自然形态。
住在南贸花园的李女士路过河段时加快了脚步,她抱怨说:“好臭!以前我们还会在前面的广场跳舞,现在路过这儿都难受,风一吹臭味更浓了。”李女士在水口住了二十多年,据她介绍,这段河道的黑臭现象由来已久,有时臭味不太明显,但有时“熏得人头晕”。
“之前有段时间河水确实变清澈了,也没什么臭味,还有人在这儿钓鱼。”土生土长的水口人王先生表示,洛塘渠的水质之前有过好转,但好景不长,现在又恢复如初。回忆起那段河水清澈的日子,他不禁感叹:“那时候,傍晚很多人会来这儿散步,现在大家都绕道走了。”王先生希望相关部门加大治理力度,彻底解决洛塘渠的黑臭问题,让这条河再次成为居民休闲的好去处。
2025年3月12日,记者再次走访洛塘渠,整个C段河面上漂浮油污垃圾。
2025年1月,惠城区农业农村和水利局提出整改方案已有一个月,记者再次前往受污染河段。在水口小桥下方,记者发现仍有黑色污水持续流入洛塘渠,同时伴有刺鼻的腥臭气味。2月,记者又一次来到洛塘渠,看到河面上仍漂浮着垃圾和油污,水质依旧浑浊不清。3月12日,洛塘渠的污染问题不仅没有得到改善,反而变得更加严重,整个C段河水返黑返臭,河面上漂浮的油污和各种垃圾的面积也在不断扩大,这让附近的居民忧心忡忡。
回应
惠城区农业农村和水利局:洛塘渠河边5处市政雨水排口晴天污水溢流
南都记者走访调查发现,洛塘渠的污染问题已持续很长时间。早在2014年,惠州市官方微信发布平台“惠州发布”称,这条被水口群众诟病多年的臭水沟即将整治,相关工程计划于2016年完工。
自2020年广东省实施万里碧道总体规划后,洛塘渠作为惠州万里碧道工程的一部分,其建设成效陆续被媒体报道。截至2024年6月,有资料显示洛塘渠碧道工程整治效果显著,“黑水河”变回“清水河”,还成为惠州的“网红打卡点”。
然而,经过长达十年的整治,洛塘渠的黑臭问题仍然存在,这让周边居民痛苦不堪。尽管相关部门表示已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改善水质,但实际效果并不显著,居民依旧生活在恶臭的环境里。
洛塘渠为何还会反复出现如此严重的水环境问题呢?惠城区农业农村和水利局回复说,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水口片区降雨会导致内涝,需要打开沿河排口排泄内涝水,闸门开启后,雨污混流水流入洛塘渠,影响水质;二是2023年以来,随着水口片区道路建设和雨污分流项目逐步实施,洛塘渠河边新建了9处市政雨水排口,经排查,其中5处排口存在晴天污水溢流现象,对河道水质影响较大,致使河道水质变差。
2024年12月12日,惠城区实地调研察看后,召开水口洛塘渠整治提升工作推进会,会上制定了洛塘渠整治提升工程,措施包括重点排口溯源整治、管网排查修复清淤、管网雨污分流改造以及农业面源污染源头防控等。不过,水环境的改善并非靠短期措施就能达成,洛塘渠彻底变清还需要多久仍不得而知。
微评
水域保护不能空喊口号 持续治理才是关键
洛塘渠的污染问题困扰市民已达十多年之久,如同一块“心头病”。虽然相关整治方案每年都会出台,但水体黑臭问题仍然反复出现。这就要求政府部门不能只空喊口号,而要切实将政策落到实处。惠城区农业农村和水利局若要使洛塘渠长久保持清澈,需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从源头上采取措施减少污染物排放,加强对工业排放、农业污染以及生活污水的管控,保证污染物排放量在环境可承受范围内;另一方面,建立完善的水质监测网络,定期对水体取样分析,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污染问题。
洛塘渠生态系统的恢复是一个长期过程。在强化治理措施的同时,需要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并且依靠相关部门的持续监管,如此才能确保水环境不断得到改善。
统筹:刘辉龙 董淑云
采写/摄影:南都记者 吴方 李晓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