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杰百科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春耕一线】渭源:“粪肥还田”蓄动能 农牧循环提质效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31 14:54:00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曾经让人避之不及的畜禽粪污如今摇身一变,成了众人争抢的“香饽饽”。渭源县借助循环农业变废为宝,以“粪肥还田”的方式,让废弃粪污成功转变为改良土地的优质肥料,掀起了“绿色春耕”的全新热潮、新风尚。



近日,气温逐渐回暖,渭源县路园镇群众利用晴好天气,忙着拉粪运肥,田间地头小山丘般的粪堆变废为宝,以粪肥还田的方式滋润耕地,助力增产。

甘肃盛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左斌说:“以前用化肥,地都是硬的,自从粪肥还田以后,土壤变得疏松了,肥力持久后劲足,种出来的玉米比用常规化肥更饱满,田地中虫子以及杂草少了,化肥、农药等投入降低了,产量也更高。今年,我流转周边土地3000亩用于种植青贮玉米,年前与养殖场签订了3000多吨粪肥协议。”

据了解,渭源县畜牧兽医服务中心积极推进养殖场户粪污堆积发酵和有机肥加工等利用模式,对接养殖场户和种植户签订粪污资源化利用协议1000余份,有效利用畜禽粪污60余万吨,促进种植业和养殖业紧密结合,不仅提高了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还改善了人居环境。

“以前鸡粪处理令我头疼,周边群众因我家鸡粪上访事件时有发生。如今在畜牧兽医服务中心项目扶持下修建粪污堆积发酵棚,鸡粪经充分腐熟之后与周边种植户签订了粪肥协议,利用春秋两季粪肥还田期,及时还田。近年来,种植户对粪肥需求量不断增加,合作社的鸡粪还供不应求。”渭源县鑫盛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刘成山说。

要想庄稼好,把粪当作宝。渭源县利用循环农业“便”废为宝,大力推进绿色种养循环农业快速发展,推进粪肥就地就近还田,实现资源最大化利用,有效促进了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渭源县畜牧兽医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以路园镇“粪肥还田”模式为示范,引导养殖场(户)与有利用需求的种植主体签订粪污消纳协议,就地就近还田利用,为畜禽粪污治理和可循环再利用资源之间架起一座“生态桥”,打通畜禽粪肥还田“最后一公里”。



记者:乔霞红 通讯员:李世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