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杰百科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屏山时评|对“内卷式”竞争大声说不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3 10:24:00    

来源:福建日报

所谓“内卷式”竞争,指的是低质量、同质化的过度无序竞争。“内卷式”竞争存在于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以及风电、储能等领域并饱受诟病。这种违背经济运行规律的行为,不仅消耗民营企业大量精力,还阻碍民营经济的良性发展。

一段时间以来,“反内卷”的呼声不绝于耳。实际上,从去年7月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提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到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再到今年全国两会将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一系列举措彰显反对“内卷式”竞争的鲜明态度。作为民营经济大省,福建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既是搬开影响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绊脚石”的必然要求,也是扛牢“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奋勇争先”使命担当的题中之义。

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应当因地制宜,变“一哄而上”为“各展所长”。我省83个县(市、区)确定164个重点产业链发展方向,既有现代纺织鞋服、集成电路、汽车制造、绿色石化、锂电新能源等优势产业集群,也有食品、工艺美术、竹、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特色产业链条。各地要立足资源禀赋、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等实际情况,合理规划产业布局,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形成独特的比较优势,从而逐步铲除“内卷式”竞争滋生的土壤。如此一来,民营企业也能够依据所在区域的产业特色,找准发展方向,避免盲目跟风与恶性竞争,实现错位发展。

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贵在创新驱动,推动“价格竞争”转向“价值竞争”。积极创新是破解“内卷式”竞争的有效途径,这既需要地方政府以制度创新打破行政桎梏,也需要民营企业以技术突围重塑价值。对各地主管部门而言,要构建支持全面创新的体制机制,引导民营企业注重长期发展,鼓励其将更多精力放在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上,跳出“内卷红海”、共赴“广阔蓝海”。对民营企业来说,则要看清发展大势,精准定位核心优势,扩展新业态、开辟新赛道、发掘新动能,打造“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技术和产品体系,赢得发展的主动权。

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重在优化环境,使“政策洼地”成为“开放高地”。反对“内卷式”竞争并非全盘否定竞争,而是要充分发挥“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协同作用,为全社会创业创新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环境。在严厉打击不正当竞争行为、维护市场正常秩序的同时,坚决打破地方保护主义、破除市场准入壁垒,积极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只有这样,民营企业才能在公平的市场环境中展开竞争,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实现资源的合理流动与高效配置。

整治“内卷式”竞争,不是一句口号,而应直面问题,动真碰硬。唯有不断打通制约经济循环的卡点堵点,才能更好激发民营企业发展内生动力,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

【台海网报料渠道】

邮箱:taihainet@163.com

报料、登报、维权、内容合作专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