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时报
伊朗《德黑兰时报》4月6日文章,原题:中国的反击——美国将成为贸易战的大输家中国对美国新关税的强烈反应清楚地表明,特朗普政府正进入完全未知的水域。中国宣布将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加征34%关税,还宣布限制部分稀土出口。中方采取反制措施后,美国股市暴跌。中方还强调,“贸易战、关税战没有赢家,保护主义没有出路”。
特朗普有争议的政策,尤其是对中国等国家实施关税,引发大量抗议活动。对中国加征关税也引起分析人士和媒体的负面回应。《纽约时报》预测,在中国宣布对美国进口商品征收报复性关税后,美国农业部门可能面临数百亿美元的潜在损失。中国的反制措施将对美国农民造成沉重打击。据美国农业部的数据,中国是美国农产品的第三大进口国,仅次于墨西哥和加拿大。
保加利亚《言论报》国际部负责人塔尼亚·格洛赫切娃表示,随着中国准备开拓发展中市场,美国很可能成为主要输家,“中国将在发展中国家找到新市场。这对中国和发展中国家来说可能是个双赢局面。唯一的、最大的输家将是美国。”(作者沙罗克·赛义)
彭博社4月6日报道,原题:中国已对其经济做好了贸易战防护中国这个世界最大的制造国历时几十年经济建设,很大程度上已可抵御贸易行为带来的冲击。
考虑一下美中两国之间的主要贸易项目。美国从中国进口的主要产品大多是你能在沃尔玛或亚马逊网站上找到的,比如智能手机、电脑、家具、玩具和服装。特朗普对这些商品加征关税,美国消费者很快就会感觉到。反向流动情况则截然不同。中国从美国进口的主要商品大多是制造业的中间产品,普通消费者几乎不会买,如液化天然气和原油、芯片、飞机和塑料。唯一的例外是汽车——鉴于美国汽车在中国市场岌岌可危的地位,消灭别克、雪佛兰和福特在中国大陆市场的残余几乎可以说是仁慈的了。
中国在美国商品进口中往往占据主导地位,因此美国消费者很难转向其他供应商。相比之下,对中国而言,除了飞机发动机和有限的大豆之外,美国在几乎所有主要产品类别中都是次要供应方。与此同时,如果美国市场最终关闭,中国的出口产品仍将拥有广阔而多样的国际市场。当考虑一个国家能否承受长期贸易战时,这是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
特朗普的关税主要落在普通美国公民和选民身上,而他们已承受了四年通胀的痛苦。这意味着,中国有相当大的空间应对关税带来的供应冲击,而美国经济已是千疮百孔。对中国来说,特朗普的自我伤害是个机会。中国能够以比美国更好的国际秩序代表、更友好贸易和投资伙伴的形象出现。
自2018年特朗普发动第一场贸易战以来,中美两国都在相互脱钩。美国占中国出口的比重下滑6.6个百分点,而中国占美国进口的比重仅下降4个百分点。此外,中国正利用这一时机与其他贸易国加强关系,而特朗普政府却用几乎不亚于对北京征收的野蛮关税惩罚盟友。
若中国通过与其他国家建立更紧密关系巩固自己的崛起,如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 中扮演重要的角色,那美国的关税计划就是最糟的结果。(作者戴维·菲克林,乔恒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