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春季,各地复工复产全面铺开,电网防外破工作进入关键时期。“施工过程中,大家一定要时刻留意头顶的高压线,根据《电力设施保护安全协议》规定,220千伏高压线路两侧15米内属于线路保护区,吊装作业必须与线路保持15米以上的安全距离,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容不得半点马虎。”近日,在乌鲁木齐米东区市政道路施工现场,国网乌鲁木齐供电公司输电运检中心运维三班工作人员黄晔正对施工负责人进行安全交底。
为扎实做好春季防外破工作,公司组织人员对辖区内可能存在的外破隐患点展开了拉网式排查,重点针对市政施工、管道施工、房地产开发等大型机械作业频繁区域。运维人员通过特殊巡视与视频在线监控相结合的方式,力求在施工尚未开始前就能准确发现潜在隐患,并第一时间做好电力设施保护的宣传工作。
“防外破巡视是一项精细活。我们对辖区线路涉及的固定场所每周进行一次全面检查,而临时施工场所由于施工周期短、作业灵活性强、风险变量多,更容易引发人身伤害和设备损毁事故,这类动态风险点是我们需要重点防控的对象。”黄晔介绍。
此外,公司输电运检中心对一级危险点还安排蹲守人员,全过程盯守在施工作业现场,重点监护吊车臂展、基坑开挖等关键环节与电力设施的安全距离,做到隐患早发现、问题早解决,确保施工作业安全。截至目前,该中心运维三班共派出班组成员12名,蹲守人员6名,在17个风险点建立“电网安全前哨站”,采取定点值守和机动巡查相结合的方式,对辖区内所有风险点做到一天一巡视,确保对施工作业现场的全过程监督。
同时,为应对即将到来的4月风季考验,公司输电运检中心运维人员采用“空地协同”巡查方式。通过无人机重点扫描线路廊道环境,人工特巡实地检查杆塔基础及防风装置,在线监控系统实时追踪气象变化。通过多维度巡查,完成13项廊道异物清理和线路特巡工作,显著提升电网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下一步,公司将持续强化“人工巡视+在线监控”双维管控,严格执行危险点分级管控,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全力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可靠电力支撑。(张毅轩、张彦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