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是城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更是居民生活的幸福港湾。为精准对接群众需求,提升服务效能,千阳县城关镇西新区社区近期全面开展网格化管理走访摸排工作,以“小网格”凝聚“大能量”,努力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让基层治理更精细、群众生活更温暖。
细化网格,明确责任强机制。西新区社区辖20个小区,111栋楼,常住人口1.4万余人,社区在岗工作人员31人。按照地理位置由东至西分为团结路网格、燕伋路网格、望鲁路网格和桥南网格四个大网格,形成了地域清晰、归属明确的网格化服务管理格局。社区按照各网格居住户数人数,为每个网格配备网格长2人,专职网格员1至2人,兼职网格员5至6人,按照“人人都是网格员,社区网格我参与”工作机制,实现“人、房、事、物”全要素纳入网格管理,真正做到“不漏一户,不漏一人”。
摸清需求,精准服务暖民心。“居民需要什么,我们就做什么”,是西新区社区每个网格员一直坚持的工作准则。通过“敲门行动”入户走访、“微心愿”留言征集、“相约八点半”居民议事座谈交流等形式,广泛收集居民在养老、医疗、就业、教育等领域的意见建议。针对上班族白天不在家,无法及时反馈自身需求的问题,社区采用错时入户方式,利用居民空闲时间,上门摸清需求、征求建议,建立问题解决台账,针对不同需求,精准提供服务。去年,共协助办理养老、医疗、低保、高龄等业务100余次,服务群众2000余人次,居民满意度达98%。
多方联动,群策群力解民忧。针对居民需求,社区建立“分类施策、责任到人”的服务机制:对能立即解决的如高龄养老生存认证、医保电子缴费等问题,网格员化身“服务员”,上门及时办结;对需多部门联办的问题,如老旧小区加装运动器材、电瓶车充电桩、矛盾纠纷调解等,主动联合住建、教体、司法等部门,多方协商,共同促进;对需要长期推进的任务,纳入年度民生实事项目。走访过程中,针对居民提出的留守老人无力辅导儿童课后作业问题,社区两委高度重视,积极联合妇联、民政等相关部门,于2023年打造“小水滴儿童之家”品牌,开展课后托管服务,惠及多个留守儿童家庭。
动态管理,联户联情增实效。西新区社区坚持“发现一件、解决一件、巩固一件”,通过实地走访、电话回访等方式跟踪问效,确保问题不反弹、服务不打折。居民李大爷感慨:“上次反映楼道灯不亮,第二天就修好了,社区还定期回访,心里特别暖!”此外,社区还建立留守老人、独居老人、留守儿童、残疾人、优抚对象、低保户六类特殊人群台账,定期走访,实时监管,掌握特殊群体动态需求,及时将政府惠民政策送上门,推动服务从被动向主动转变。
网格虽小,却承载着千家万户的期盼;服务虽细,却传递着基层治理的温度。下一步,西新区社区将继续以网格化管理服务为抓手,听民声、解民忧、聚民心,织密社区“一张网”,携手打造“安心、舒心、暖心”的幸福和美家园。
(张瑜)
责任编辑:安心 审核:杨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报料关注西北信息报微信公众号(xbxxbwx)留言或加编辑微信号:y609235490 投稿邮箱:xbxxbxm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