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友人在福州三坊七巷游玩合影(资料图)。记者 林双伟 摄
开放,是海纳百川的胸襟,更是开放包容的态度。
过去的几天,福州“存在感”有点高:
11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工作方案》的批复,在已有试点地区基础上,将福州等9个城市纳入试点范围;
12日,全国首票从印尼进口的鲜食椰子落地福州并经福州海关所属榕城海关现场检疫,迅速运往中印尼“两国双园”中方园区,成为中印尼两国深化贸易合作的重要成果;
14日,全省首个空港型综合保税区——福州长乐国际机场综合保税区(一期)顺利通过国家联合验收组验收,福州对外开放平台建设取得重大突破……
不断织密的国际航线,愈发频繁的经贸往来,持续升级的开放平台,无不指向一个事实——福州与世界的距离越来越近,对外开放的脚步越来越快。
透过这扇愈发宽广的对外开放大门,我们可以看到,福州正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持续深化拓展“三争”、开展“奋勇争先”行动,以更加开放的姿态,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努力开创高水平开放引领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多区叠加齐发力
搭建开放大平台
14日,福建省第六个综合保税区、全省首个空港型综合保税区、大陆距台湾最近的空港综保区——福州长乐国际机场综合保税区(一期)顺利通过国家联合验收组验收。
作为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国家级功能平台,叠加国家级新区、海丝核心区等优势,这一综保区在尚未进入封关运作阶段就吸引了极兔铂雅、韩仁跨境电商、纵腾集团等优质企业拟签约入驻。
这让福州海关所属长乐机场海关副关长庄海林对综保区的后续发展充满信心:“我们将结合福州的区位优势和产业特色,紧抓保税核心主业,强化区港联动、区内外联动,推动保税维修检测、保税物流、保税加工、跨境电商等业态集聚发展,将其打造成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新高地。”
庄海林的期待有着满满底气。作为对外开放的排头兵,福州始终坚持改革破题,立足福州新区、福州自贸片区、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等平台,推动以制度型开放为核心的高水平开放。
在这里,开放园区茁壮成长。2024年,中印尼“两国双园”围绕海洋渔业、热带农业等五大跨国合作产业,形成双边合作项目73个,总投资达930亿元。胜田食品、宏港纺织等园区企业已布局印尼,迈出“借船出海”重要一步。
在这里,政策利好加速释放。去年,福州出台《福州市进一步优化外商投资环境 加大吸引外商投资力度的若干措施》,建立全市外资企业圆桌会议制度。与此同时,福州海关积极跟进国家口岸管理办公室牵头的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以智慧海关建设提升通关效能。
在这里,国际贸易向新而行。聚焦新业态,连续五届中国跨境电商交易会在福州举办,跨境贸易专项补偿资金池、首创跨境电商同业联合担保等举措,更好支持跨境电商企业“买全球、卖全球”,2024年跨境电商出口额达981.5亿元。
三线联动通全球
打造开放大通道
举目苍穹,机翼掠过云天,银燕穿梭如织,一座座城市因此紧密相连。作为“空中走廊”战略布局的核心支点,福州长乐国际机场二期扩建工程正在稳步推进。近日,福州长乐国际机场二期扩建工程T2航站楼完成金属屋面及幕墙闭水节点,标志着工程全面进入装饰装修与机电安装阶段。
从空中俯瞰,T2航站楼主体结构全面显现,金属屋面、玻璃幕墙与天窗系统交相辉映,展现现代化国际枢纽机场的恢宏气象。
“截至目前,福州长乐国际机场二期飞行区工程场道工程累计完成80%,安装工程累计完成72%,航站区工程T2航站楼钢结构屋盖封顶。”福州机场二期工程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项目建成后,福州机场将实现“双跑道、双航站楼”运行格局,年旅客吞吐能力提升至36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可达45万吨,飞机起降达27.7万架次。该机场将打造国际大型枢纽机场、海上丝绸之路的门户枢纽机场,为福建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强劲动力。
眺望海岸,碧波浩渺中,一艘艘巨轮满载货物扬帆远航,联通五洲四海。作为国家一类开放口岸、共建“一带一路”重要枢纽港,福州港江阴港区“丝路海运”持续壮大。3月22日,全国铁路首趟“一单制”多式联运班列搭载的36柜工业用盐从福州港江阴港区发出,直接运往辽宁营口港,助力中西部企业高效对接国内外市场,加速推动“通道经济”向“枢纽经济”跃升。截至目前,福州港江阴港区共入选13条“丝路海运”航线,通达46个国家和地区的135座港口,让更多“福州制造”走向世界。
放眼陆地,货运班列纵横驰骋,铺就联通欧亚的物流动脉。1月24日,福州今年首趟中欧班列从福州港江阴港区站启程,满载发电机组、汽车配件、服装鞋帽等几十种品类、总货值超2000万元的商品,共计55个集装箱,经满洲里口岸出境,20天后抵达莫斯科。自2022年首发以来,中欧班列(福州)累计开行班列56趟,运送货物4940标箱,总货值近10亿元。
眼下,福州不断拓展的对外开放“超级跑道”,正成为充满希望的开放之路、发展之路、富强之路。
制度发力强引擎
开创开放新格局
“跳出福州发展福州”,这是开放福州的眼界和胸怀。
一条消息振奋人心。4月11日,包括福州在内的全国9个城市被纳入加快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范围。这意味着福州将根据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示范经验复制推广事项表,在QFLP余额管理制度创新、优化外籍人员社保经办服务、医疗数据院际开放互联互通等重点领域加快制度创新,为全国服务业开放创新发展发挥引领作用。
一种景象令人欣喜。历史悠久的三坊七巷、夜色美好的烟台山、热气升腾的佛跳墙……去年12月28日,大韩航空福州—首尔仁川航线顺利首航,韩国乘客赵正惠在登机口兴致勃勃地与朋友分享在福州的见闻。去年底,随着福州覆盖53个国家公民的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正式实施,这里成为越来越多海外游客认识福州、了解中国的“最美窗口”。政策实施后,去年12月17日至今年1月16日机场出入境旅客达12.16万人次,比增26.1%,“Fuzhou Traveling”热度飙升。
一张蓝图令人期待。3月18日,《闽江数字贸易走廊建设规划方案》发布。全国首个以“自贸+跨境”为核心的数字贸易产业链集聚区将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整合数字产业、跨境贸易、物流枢纽、金融服务、人才交流等产业链,让这里成为全球数字贸易变革的重要策源地、数字贸易产业的重要集聚地、数字物流支付结算的重要创新地和智慧供应链平台的重要汇聚地。
闽江奔涌向大海,勇立潮头扬新帆。开放的福州,持续向海图强、面向世界、一往无前。(记者 吴桦真 宋亦敏/文 林双伟/摄)
来源:福州日报